先天后生返璞归真
---《太昊陵讲义》第九章
汉代以伏羲女娲为首的中华大祖譜世系图
在三皇五帝的祖庙中,唯太昊伏羲陵庙有“先天门”命名的古建,进午朝门,穿道仪门,沿主神道北行36丈,即为“先天门”。
先天门建筑独具风姿,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16根金柱,8根鼓腹式柱础,三交六碗槛窗老檐柱间装有砖墙,处有迥廊,五彩描绘,券上匾额一方阴刻楷书“先天门”三字。先天门的面阔、进深、檐柱、金柱、槛窗之数全是八卦《易经》之数、三五之道之数。其上清水大脊,龙形正吻,垂脊有兽,自上而下为鱼、海马;戗脊自上而下依次为獬豸、龙、狮;仔角梁头置套兽,龙纹沟头,凤纹滴水、灰筒瓦覆顶。先天阁座落在城门洞式梯形高台之上,周无踏跺,可望不可登,随欲不可为。先天是高境界人的精神乐园,先天门则以人世间最高尚的诱惑,引起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向往,欲进而难入,又有多少人来到这里连先天门是什么概念都不知道,不要说走进,连走近也没有,先天气都未粘,匆匆通过。先天门者是走向生生的生命之门,是人世间为人能福、为官能大、为财能富之门,近之可生,进之可强。
先天门之“先天”语出《易经·乾卦》。乾卦是64卦的门户,讲的是天,讲的是天道,于人世间,讲的是为君为首之道。在自然界宇宙是天,在人世间,天就是治理人世间的君长及各个层次的官。为官者如何撑起一蓝片天,为官一任支撑一方、造福一方。孔子释乾卦九四卦辞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在这里提出了“先天”。这句话用白话大意是说,天无私覆,官员是天,人民是地,官员古时高位的统治者称“大人”,“大人”是无私覆的天,其德行与天地相合,光明与日月相等,进退与四季成序,奖善罚恶与阴阳变化所降的吉凶相当,天性、天命、天道连上天都奉先而不悖,后天者要奉应先天之时,效法天性、具天命,这是天道,天不敢违,即使鬼神也跳不出这个圈,何况是人?从这里可知,先天门突出讲的是“先天”之天性、天命、天机,这些全在天域,“玄而又玄”,以阴定阳,以无定有,以看不见定看得见,以摸不着定摸得着,“先天”者主宰了天,主宰了地,主宰了人世间,主宰了生命、生存、生活、生产、生态、生生不息。一句话,主宰万物之“生”,主宰了人“生”,主宰了人世间。
“生”的道理在哪里?曰河图。为什么这样说?孔子是周文王之后最杰出的伏羲继承人,中国称圣人。他认为《易经》是生生不息的天道,他在《十翼》系辞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伏羲得了河图与洛书才画八卦。这两张图一直传到今世。这两幅图,河图讲先天,洛书讲后天;或者说前幅是生图,处幅是亡图。两图合在一起,便是描绘生死的伏羲八卦图。河图是生图,主生,其数是55,讲的是先天,是从无至有,走向生——如何生的过程;而洛书主死,其数是45,洛书讲的是后天,讲的是生命走向死——如何消亡的里程。河洛二图之数和:55+45==1,揭示了宇宙万物生息规律。太昊伏羲陵庙有先天门,作为对偶存在,应当有后天门,但却无后天门,无有无的道理。
先者,《说文》释:“之往也,往在人之上也”。又说:“始也,故也”。先者,是前、始、往、早的概念,都称“先”。“先天”渊出《易经》乾卦,于宇宙来说,讲的是宇宙未形成之“先”阴阳混沌未分的“生”,是事物从孕育到发生的阶段,也就是未形成太极的阶段。一旦形成太极,就诞生了1,就形成物质源或生命源。万物有始,总有有先,孕育发生的是天性。天性,属阴,是真阴,与真阳对偶存在;天命属阳,是真阳。真阴也好,真阳也罢,只有生望,没有欲望,二者结合形成物质、诞生生命,曰1,称之为太极。《易经·系辞下》说:“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在未形成物质与诞生命之前叫先天。于人类来说,“十月怀胎”,从男女交合男精女卵结合起,婴儿依靠母体胎液生长,未离开母体之前的阴性世界,谓先天世界。阳奇阴偶,阴生阳成,从天数——阳数——生数可知,生命源自于天。
人有眼,眼分阴阳;人有耳,耳分阴阳;人有嘴。上下嘴唇,分阴分阳。人有手,右阴左阳,阴阳对偶,两掌合一曰手。阴掌有五指谓一掌,曰阴掌:1、2、3、4、5,谓之生数,5是最大的生数。阳掌也有五指,谓一掌,曰阳掌。其数不称1、2、3、4、5,而称6、7、8、9、10。6、7、8、9称成数,9是最大的成数,9+1=10,1、2、3、4、5、6、7、8、9、10,10数,成1,谓手。物质形成曰1,生命诞生曰1。每一物质或每一生命内含均10个数。1是阳数,天数,生数,性属阳,阳成阳现成象,物质形成存在,生命诞生存在。
在十个数中,1、3、5、7、9为奇数、阳数。河图阳数、天数之和:1+3+5+7+9=25。2、5二数不仅表示十位与个位关系的25,又是并列各自单独并列存在的2与5,其和:2+5=7。7是乾天之数,万物天生。
在十个数中,2、4、6、8、10为偶数、阴数。河图阴数、地数之和:2+4+6+8+10=30。3、0二数不仅是表示十位与个位关系的30,又是并列各自单独并列存在的3与0,3是生生的生数,三生万物,生于天之太极0。
河图天地之数、或称阴阳之数之和:1+2+3+4+5+6+7+8+9=55。5,阴偶阳奇,阴生阳成,阴隐阳现,阳是看得见的器物,阴是看不见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时间(如甲比乙大几岁,几岁就是时间)。
1、2、3、4、5是物质形成或生命“诞生”的五个阶段,6、7、8、9、10是物质或生命“消亡”非曲直的五个阶段。1与2、3与4、5与6、7与8、9与10,分别是阴与阳的一个阶段。
1、2、3、4、5、6、7、8、9、10是一个物质或生命波浪式阴阳、生息、消亡全过程的五个阶段,加之一个奇点转化阶段,谓之“伏羲万物生息六阶律”,这就是伏羲画卦为什么六爻叠成一卦的因由。
55是河图之数,二数不仅表示十位与个位关系的55,又是并列各自单独存在的两个5,5+5=10=1。1,性属阳,阳成。
男阳,女阴,万物负阴抱阳,所以只有女人生孩子。“十月怀胎”胎成成人。10个月,10是偶数,其数是阴数。太阳,性属阳;月亮,性属阴,月亮圆了十次,10=1,胎儿成人曰1。
十个月是天,2+8+4=14。男孩16岁成熟,16,1+6=7,奇数,天数,成数,成人曰1。女孩14岁成熟,14,1+4=5,5,奇数,阳数,最大的生数,14是女孩成熟的年龄,至了这个年龄,始可生育后代,所以成1而生子。
“一朝分娩”,鹊桥断,“哇”的啼哭一声,离开了母体成人,先天结束,进入后天世界,来到了人世间,接地气,始吃乳汁(五谷杂粮)。
从上述可知先天的意义,先天之数,先天的地位,先天之生决定了后天之命之象。中国古人对此很有见地,流传至今几千的河图便是描图先天之天性、天命,走向是生、生生的圣图。黑点示阴,圆圈白点示阳,依图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可知: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因之说河图主生,是对生、生生、生命的规划,这是人类一个了不起的发现。生与死,是阴与阳,是有与无,是生命的运转里程,中国人说某某死了,常常说某某没有了,这是中国人生命阴阳观的体现。这种观念来源于大宇宙观念,天有五星,人有五官、五脏,天人合一,天人视为一个生命链,
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宇宙生生不息,五行运行不止,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度为一年。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冰雪茫茫然,是谓水行。三月春分后,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是谓“木行”。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是谓“土行”。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天气炎热,万物生长,是谓“火行”。九月秋分后,金星见于西方,正当秋气当令,秋风萧杀,万物凋谢,是谓“金行”。五行木→火→土→金→水彼此相生,这是万物的“生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尚书大传·五行传》说:“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易乾坤凿度》说:“天本一而立,一为数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数,合而成性,天三地八,天七地二,天五地十,天九地四,运五行,先水次木生火,次土及金。”。邵雍《观物外篇》认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万物的生息秩序——真阳始生,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上天肇生,从无到有,从有到成,从成而盛大;真阴始生,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从盛大而生,从到衰退,大衰而亡。这里讲的是宇宙万物肇生、生息的秩序。
天如此,地如此,人如此,物物如此,事事如此,社会如此。古往今来,千经万典,不约而同都在探索宇宙的生、物质的生、生命的生?生是什么?如何“生”?怎样才能生存长久?为君的如何生生江山万代?为官的如何生生久长?为富的如何生生兴隆?为家的如何生生家旺?为人的如何生生人生辉煌、如何生生体健长寿?人世间,各行各业,三教九流,起早睡晚为什么?辛辛苦苦为什么?沤心沥血为了啥?熙熙攘攘为了啥?追求兴、盛、旺、强,远避亡、衰、败、弱,无不为了一个“生”字。“生”是人世间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tianchia.com/ltcyz/1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