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泰奥·里奇(意大利语:MatteoRicci),汉名利玛窦,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年来到中国居住。在明朝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
年,利玛窦作为传教士被送到亚洲。他于年9月到达葡占果阿邦(今印度),在那里他待到年7月。他在果阿和柯钦(今印度柯枝)工作了四年,直到他受召加入初次去往中国的耶稣会传教。他于年8月到达澳门并在中国渡过了他的余生,分别生活在肇庆、韶州、南京和北京。他最后的岁月,-10年,是在北京度过的,在那里他和他的同伴庞迪我一起成为了第一批允许进入紫禁城的西方人。利玛窦在他肇庆的屋子里,展示了一张大型的西方的世界地图。中国参观者对地图将地球描绘为球形以及看到中华帝国只在世界占了相对较小的部分感到惊讶。他们要求利玛窦将地图翻译为中文,并在年将之刻版和印刷。年版地图的所有副本都已散失了,同样的年在南京利玛窦做的第二版的所有副本也散失了。这里展示的这张地图是已知的第三版该地图留存下的其中一张,这是利玛窦在年应他的中国朋友李之藻要求而作。
该图由椭圆形主图、四角圆形小图与中文附注文字组成。主图为世界全图,显示了五大洲的相对位置,中国居于图的中心;山脉用立体形象,海洋刻画出密密的波纹;南极洲画得很大。在该图的空隙处填写了与地名有关的附注性说明,其中两篇为利玛窦署名,介绍地球知识与西洋绘图法。主图采用的是等积投影,经线为对称的弧线,纬线为平行直线。右上角有九重天图,右下角有天地仪图,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图和中气图,另有量天尺图附于主图内左下方。全图的文字,大约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地名,有个地名;二是题识,有利玛窦、李之藻、吴中明、陈民志、杨景淳、祁光宗共6篇;三是说明,包括全图、九重天、四行论、昼夜长短、天地仪、量天尺、日月蚀、中气、南北二半球等的说明;四是表,有总论横度里分表、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五是附注,对各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进行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