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扛量天尺 身怀过人技
在无人的孤岛、扬尘的荒地或是峻拔的山顶,时常可以看见一位身材敦实、神情坚毅的汉子,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总是身着工作服,肩扛三脚架,脚蹬防滑靴,时而举目四望,时而紧盯仪器。他的眉头总是微蹙,只有发现了最合适的测量方位后,脸上才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就是新能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上海市浦东新区首席技师(测量)工作室负责人、中交集团测量高级技师龚权华。
自年担任测量员开始,龚权华已经在测量行业默默耕耘了20余年。从一线测量员开始,他通过努力考取了注册一级建造师(市政)、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工程测量方面屈指可数的高级技师。他是三航局夏显文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之一,还曾荣获“第六届上海市技术能手”“三航局优秀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风和号单桩定位,龚权华核对测量数据
虽然龚权华承担着新能源公司测量系统的管理职责,但只要一声召唤,他依然会不辞劳苦地奔赴项目现场,去解决那些“急、难、险”的问题,现在他还有个新身份,“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负责人。
“自从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创建,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测量工作室的‘头雁’,我一定会带头冲锋,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今年,新能源公司的主要风电项目均处于江苏沿海,业主要求年必须并网发电,工期压力巨大。新能源公司原计划春节后尽快开工,抢抓上半年黄金施工期,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计划的实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疫情的影响,一些家在外地的测量人员无法在节后按期返岗,家在湖北省的员工返岗更是遥遥无期。
龚权华指导新员工在施工现场进行全站仪实操培训
黄金施工期不容错过,防疫严峻性不容小觑,面临着左右为难的处境和前所未有的压力,先后参与建设了15个工程的龚权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种困难时期,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作为‘党员示范岗’的‘头雁’,我一定干得成,顶得住!”他迎难而上、逆浪而行,当即带着两个测量工作室队员前往项目部接受隔离观察。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盏明灯,一个岗位一份奉献,他成了新能源公司总部第一个奔赴项目部的“最美逆行者”。
在项目部的协同配合下,龚权华率领的测量工作室思进取、抓落实、敢担当,他们与时间赛跑,充分利用“施工窗口期”,合理分工、分区水下地形测量,2天内完成测深数据采集,并在24小时内完成内业数据处理,圆满完成了项目复工初期的测量工作,为新能源公司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如今的龚权华同志以“党员示范岗”创建目标为己任,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继续保持“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进取意识和扎实苦干、默默奉献的工作作风,积极作为,奋力拼搏,在补短板、强服务上下功夫,同时肩负起更多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管理创新、测量人才培养的重任。
他不断提升自身测量专业知识水平,积极发表科研论文、创新工法和专利,探索测量技术在深远海风电项目的开发运用;在新能源公司的支持下,他尝试对项目的测量工作进行区域化统筹管理,改变项目部测量人员和设备的重复配置和闲置情况,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力争逐步实现江浙沪、北方、南方三大片区的标准化管理;他十分重视测量人才的梯队建设,不仅仅做到“传、帮、带”传授测量技能,更希望能打造一支测量人才队伍,对于不同学历、能力的测量人员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指导,使优秀的测量人员逐步向区域测量负责人转型。
这就是龚权华,一名扎根测量工作一线20余年的老测量人。新能源公司的测量工作从过去的一片空白到如今紧跟技术前沿,离不开他多年的默默耕耘和辛勤奋斗,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示范岗”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新能源公司
图文:廉 翀 裘乐申
编辑:胡紫莹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