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年5月19日北京工体(鸟巢)
个人演唱会还有
天
知识就是力量,欢迎回到.
今天我们来说超新星。
在广袤的宇宙中,超新星并不是稀客,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至少就记录了68次“客星”现象,当然了古代的人们还无法区分新星与超新星。随着天文学的发展,目前人们已经搞清楚了二者的区别,所谓的新星,事实上是白矮星吸积伴星的物质所产生的。一颗白矮星如果有一个红巨星、超巨星或主序星作为伴星,那么它就有可能从伴星吸收物质。这些吸收来的物质含氢丰富,它们聚集在白矮星表面,被重力压缩,同时温度上升。当温度达到热核聚变的温度时,会迅速开始热核聚变。这会抛出一些物质,并放出大量的能量,所以新星会很快变亮,达到之前亮度的几千到几百万倍。而超新星则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末期时发生的爆炸,它的亮度骤变那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有时候会增强几亿到几十亿倍。当然了新星中的白矮星,有时候由于吸积恒星物质的质量达到了一定程度,也会发生超新星爆发,这就是所谓的Ia型超新星。
超新星爆发
Ia型超新星
在我国古代68次这样的客星记录中,目前天文学家根据其描述的亮度和可见的持续时间,认为有7次或8次记录属于超新星爆发。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公元年,即东汉灵帝中平二年的“中平客星”,它出现在半人马座,根据文字描述,现代天文学家认为,中平客星的亮度达到了-8等,相当于金星亮度的十倍,它的持续可见时间为20个月。这次关于超新星的记录,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超新星爆发记录。
当然了不只是中国人,很多国家的先民们都对超新星爆发做过记录,不过这些记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的超新星爆发都发生在银河系内部,由于其他星系过于遥远,而古人观察超新星只能依靠肉眼,所以其他星系的超新星虽然亮度达到了星系级别,但却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银河系中发生的最后一次超新星爆发是在什么时候呢?答案是年,这便是“开普勒超新星”,编号SN,其距离太阳系1.6万光年,位于蛇夫座,持续时间长达两年,视星等最高时达到-2.5等。由于望远镜是在年才出现,所以开普勒对这颗超新星的研究依然凭借肉眼。
SN
自年之后,人类再也没有在银河系内发现有超新星爆发,于是为了进一步研究超新星,天文学家只能将目光投向河外星系,所幸有了大型望远镜的加持,从年在仙女星系中发现了第一颗河外超新星开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颗河外超新星。可惜的是,由于绝大多数的河外超新星都过于遥远,所以就限制了人们对超新星的深入认识和研究。
年,天文学家在大麦哲伦星云中发现了一颗超新星,编号为SNA,与以前发现的河外超新星相比,这哥们的距离算是非常近了,只有16万光年,这着实让天文学家过了一把瘾,并借此获得了许多关于超新星的新认识。但是16万光年虽然说远不远,但说近也真是算不上近,天文学家多么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亲眼目睹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而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我们普通民众,也希望可以亲身体验来自宇宙的怒吼,一睹宇宙最为绚丽的瞬间。那么下一颗银河系内的超新星会在何时出现?它又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SNA
根据历史文献对超新星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河内超新星的爆发大约每隔-年就会出现一次,而现在我们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了多年,或许我们的等待即将迎来回报。
根据现有的超新星理论,从恒星的质量和演化状态等要素出发,我们就可以从大量的恒星中筛选出超新星的候选者。目前,在3.9万光年的范围之内,天文学家筛选出了近30个候选者,今天我们就来挑其中的两个典型来翘首企盼一下。
第一位候选者是位于猎户座的猎户座α,这便是我们熟知的参宿四。它是一颗光谱型为M2的红超巨星,同时也是一颗变星,视星等在0.4等-1.3等之间变化,光变周期为日,在天空中极为明亮。关于恒星星等的话题,各位老板可以在B站或喜马拉雅搜索我们往期的节目《人类观星指南》,以及《宇宙设下迷魂阵,人类祭出量天尺》。猎户座α距离我们光年,它是第一颗被天文学家直接测定直径的恒星,测定结果发现,随着猎户座α亮度的变化,它的视角直径也在发生变化,变化的范围是0.″-0.″之间,对应于线直径是-0倍太阳直径。也就是说,当这哥们达到最大的时候,相当于木星轨道的大小,而在其最小的时候,也相当于火星轨道的大小。目前,猎户座α已经演化到了红超巨星阶段,非常的不稳定,正面临着中央坍缩、星体爆发的前景。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一次随时可能发生的超新星爆发。而在所有的候选者中,猎户座α也是最受人们期待的。
猎户座α
第二大候选者是天蝎座α,中国名字叫心宿二。这哥们是一颗火红色的1等亮星,距离太阳系约光年,是一颗光谱型为M1的红超巨星。当然了,它也是一颗变星,光变范围为1.1-1.8等,光变周期日,直径在-太阳直径间变换。天蝎座α与猎户座α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也顺理成章地被列入超新星候选者的名单。
天蝎座α
除了以上这哥俩之外,我们今天还要说一位遥远未来的候选者,这是距离我们最近,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候选者,这便是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距离地球仅8.6光年的大犬座α星,它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天狼星。
事实上,天狼星是一个双星系统,由一颗主星和环绕主星旋转的伴星组成,其中,主星质量为2.14倍太阳质量,伴星质量为1.05倍太阳质量。除了质量之外,天文学家还测定了它们的半径和表面温度,分别是1.7倍太阳半径和K,以及0.倍太阳半径和0K。由此可知,天狼主星是一颗和太阳一样的主序星,由于它的质量远远不及8倍太阳质量,所以它的演化结果只能是成为红巨星,之后发生中央坍缩,最终成为一颗白矮星,而它的外围则会扩散成为行星状星云,所以它不会成为超新星。
天狼星
但是它的伴星就没准了。这哥们的质量几乎等同于太阳,但半径却只有可怜的多公里,比地球半径还小,再结合它的表面温度,我们可以推断出,这哥们是颗白矮星。一颗白矮星搭配一颗恒星会发生什么?有两种情况。当天狼主星演化到晚期成为红巨星的时候,在近旁白矮星潮汐力的作用下,它的气体将被拉向白矮星,源源不断地向后者输送物质。这些物质在白矮星表面形成包层,由于白矮星表面的引力场很强,下落的气体将获得很大的动能,当气体掉入包层时,动能便转化为热能,使得包层的温度和密度持续上升,当包层内的温度达到几百万开尔文时,氢开始发生核反应,将白矮星的整个外壳炸飞,白矮星的亮度也会随之急剧上升,这便形成了新星爆发,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白矮星本身还会完好无损,所以这哥们可能会继续吸积红巨星的物质,然后再次发生新星爆发,这被称为“再发新星”。
另一种情况是,白矮星的质量不断累积,有可能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也就是1.44倍太阳质量,质量增大到这个极限后,白矮星将变得极不稳定,其内部会产生剧烈的热核反应,将整个星体炸碎,这就是Ia型超新星。
目前的理论认为,作为伴星的白矮星质量,如果小于1倍太阳质量,那么形成新星爆发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而如果质量超过太阳1倍质量,形成超新星爆发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由于天狼伴星的质量刚刚超过了太阳一点点,所以目前天文学家还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所以答案究竟如何,看来只有等待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了。不过,由于天狼主星的质量不算大,所以它的演化进程并不快,这样我们未免就有点失望了,因为无论是发生新星爆发还是超新星爆发,都必然是在极为遥远的未来。不过你也不要失望,或许你应该庆幸,因为距离如此之近的超新星爆发,将对地球和人类文明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可以说,超新星爆发是恒星世界中最为猛烈的现象,在一两天的时间内,其发出的光甚至可以和一整个星系相媲美。而如果按能量计算,更是超过了太阳一生中所能辐射的能量的总和。所以,如果天狼伴星真的发生超新星爆发,哪怕只有几亿亿分之一的能量,在短时间内倾注到地球之上,其所造成的灾害也绝不亚于多颗小行星同时轰击地球,基本就宣告了生命和文明的灭亡。
而即便没有天狼星这么近,几十光年也会对地球产生很大的影响。超新星爆发会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宇宙射线,辐射集中在高能波段,以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为主。特别是这个γ射线,简直是让人浑身难受,它可以分解地球大气上层的氧分子和氮分子,而分解之后的这两种气体,又会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在其后的许多年中,地球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将一直维持在低水平上。如此一来,臭氧层防护太阳紫外线的作用将丧失,地球上的动植物都将暴露在严重的紫外线辐照之下,使它们受到严重摧残。而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紫外线和X射线,对地球生物的杀伤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不仅是直接杀伤,放射性也会诱发基因突变,这类事件可能会导致人类畸胎增加,其他生物也会发生畸变,甚至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当然了另一方面,放射性强度的增高,也可能使一些动植物的进化进程加快,从这个意义上看,太阳系附近的超新星爆发,对于生物进化或许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幸运的是,目前最高危的两分子——猎户座α和天蝎座α,这哥俩都距离地球足够远,所以它们的爆发对于地球几乎没有影响,或者影响极其微弱,比如干扰我们的无线通讯,抑或是影响卫星的运作。另外,由于有着五六百光年的距离,所以这哥俩可能已经爆发了,只不过光信号还没有传递到地球,也许还要等上一两千年,也许还要等上一二百年,也或许就在明天,就让我们放宽心,平静地面对它们的爆发,幸福地欣赏这一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