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量天尺 > 量天尺养殖 > 正文 > 正文

上可翱翔蓝天,下可深潜地底,这些人的故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7 16:07:27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_

点击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点击加星★贴近你心?

_

来源:CCTV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总宣片

我们走遍神州,爱上一片陌生的土地,

但其实打动我们的

是这片土地上的人。

我们经历他乡,眷恋一座遥远的城池,

但其实我们爱上的

是城里的故事。

我们得知地名,默记一个全新的名字,

但其实我们回味的

是地名背后的岁月和文明。

最近大火的《中国地名大会》

看似科普地名,其实品味人间。

看似讲解地理,其实演绎人生。

节目的特别出题人,

有85岁的学霸爷爷,

也有6岁的“博物馆吉祥物”,

有热衷精彩瞬间的“翼装飞人”,

也有默默坚守平凡岗位的“地下活地图”,

我们从中选择了一些关键词,

诠释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他们的故事~

梦想

张树鹏有一个相当大的梦想,

足足高.5米,

宽57米,

深60米,

悬于海拔余米的峭壁之上。

他的梦想是翼装飞跃天门洞。

展开双翼,张树鹏感觉自己就是天门山顶的一只飞鸟,从天门洞中穿行而过时,他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这片土地上。他在天门山飞行了近一千次,也因此成为“亚洲翼装飞行第一人”,穿越天门山的梦想,驱使着他一次又一次张开双臂,迎接挑战。

忠勇

喜马拉雅南麓海拔米的詹娘舍边防哨所,杜江南在这里守了8年。他守护的土地,雪烈峰高,雷暴不断,是“连鹰都飞不过去的地方”,但他的名字里却载着和煦的江南。他的战友,在任务执行中滚下雪坡。风雪起了,天色渐晚,班长和卫生员说:你们去求援,我们在这里陪他。杜江南在满雪的山谷里拼命跋涉,直到听到大山裂开的声音,当他回头时,天地只剩下白色。杜江南为什么在哨所服役了8年?因为5年服役期满后,他要用3年替雪崩牺牲的战友们站好最后一班岗。他的战友,葬在雪中他的青春,交付边塞他们的心念,寄托在“中国”二字上。杜江南说:当兵是去吃苦的,不能当逃兵;只要站在边防线上的地方,那就是中国。一腔烈性和忠勇塑造了国家守夜人,诠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人!

热爱

“这么豪华的花轿,古代只有公主出嫁才能使用,但为什么浙江民间也能用呢……”浙江省博物馆内,准时响起了这个童音。讲解员是一个6岁多的小女孩,她是浙博国宝小护手团队中的“团宠”——张云舒。1岁时,父母就爱带她逛博物馆,在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纪的她应聘成为一名博物馆讲解员。虽然还不怎么识字,但她已经能用中英文流利地为游客讲述“十里红妆”展区里的故事。热爱成为她最好的老师。

挑战

40岁、61岁、85岁时,你在做些什么?学霸爷爷王大康告诉你,人生中没有不可能,不论在哪个人生阶段,你都可以勇敢接受挑战,迈出改变的步伐。今年85岁的“学霸爷爷”王大康,从40岁那年骑上自行车,开始了他的骑游全国之旅。四渡黄河,五过长江,29个省市自治区,个城市、个县,全程6万多公里,多张照片唯一人一单车而已,何谓千里走单骑?何谓用人生去理解地名?

拉萨布达拉宫前,

他黝黑的脸颊上洋溢着笑容;

塔克拉玛干沙漠上,

也留下了他长长的足迹。

旅行归来后,

他将骑行经历写成《王大康骑游记》。

精心写成的文稿却被出版社退了回来,

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心里很难受,

“想通过自我充电,

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

为了圆自己的“出书梦”,

61岁那年,

王大康选择了考大学。

大学毕业后,

王大康被保送研究生,

他拿出尘封的书稿,

几经修改,

终于将自己

踏过祖国万水千山的经历变成了书。

厚厚一本《王大康骑游记》,书写下中国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态度,也鼓舞着更多人,打破常规,迎接挑战。

王大康在六十多岁时读到了大学的书,

其实,他早在二十年前,

就通读了“地名”这本宝藏大书

书可以浩如烟海,

而王大康走下来真正的山海

没有跳读,没有略读

九百多个地名

全部身心,尽情领略,一一积累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从40岁骑行到61岁成为高龄“本科生”,

今年85岁的“学霸爷爷”——王大康,

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把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

坚守

对于周卫东来说,如果他在杭州城的地上迷路了,只要钻进井下,就能立刻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作为地下管道的养护工,他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近20年,练就了“辨井识路”的绝技。周卫东每天的工作,就是深入地下,维护下水管道,一年天,他每天的工作状态都是:在疏浚现场、去疏浚路上、等疏浚电话。如果管道淤塞,他要穿着三十公斤的潜水服,下到井底去清淤。每次下大雨,大家都往屋里跑,只有他往外冲。他要看看,马路上有没有积水,道路上有没有跳起的井盖。他用坚守,赋予人生不平凡的光辉。

使命

六测珠峰,两下南极,三十七次进驻内蒙古荒原,四十八次深入西藏无人区,四十九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六千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千五百多圈。他们好像一千年后的取经行者,好像新时代的长征人。自年成立至今,先后有四十六名队员为祖国测绘事业以身殉职,他们就是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三代新老队员张志林、韩超斌、何子豪,他们已经,正在,将要把属于自己的全部青春奉献给国家。

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先进的科技探寻中国的数据,

用最炽热也最科学的方式热爱祖国大好山河。

你可能未曾听说过中国测绘人,但他们一直在用万千数据建构“立体中国”。华夏之大,莫非国土,即便她极寒,极远,极险,那也要由中国人命名、探测、认识!其实,有些使命重于泰山但交接她的过程却总是绵延悠久,庄严无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篇一气呵成的长诗,都是一次没有重启的游戏,都是一场没有暂停的电影,我们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但别人的故事,能丰富我们的生命。我们用自己的目光看世界,但别人的眼界,能丰富我们的世界。我们用自己的脚走过一万里路,但去过别的地方的人,能告诉我们,这世上还有难以穷尽的奇观和壮大。

内容综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地名大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tianchia.com/ltcyz/5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量天尺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