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推拿
一指禅推拿近代可考之来源,源于李鉴臣先生——关于这位“一指禅”推拿鼻祖的生平和丁凤山先生的学艺经历却颇多“闪烁其辞”的描述。比如丁李相遇的地点、丁向李学艺的过程等等。以及丁凤山一支为何以“山”为名?——即传人都按“山”字排辈,丁传王松山丁树山黄海山等,丁树山以降又有丁继山丁鹤山丁鹏山等等……;扬州本地诸多中医门派指字为名——比如刘弼臣教授之扬州儿科“臣”字门本出于太平天国之御医。丁氏的指山为名会不会也出于这种“反清”的考虑?及后来为何又主动放弃?——外姓弟子从王松山先生之后几乎不再以“山”排名,家传之中丁季峰先生虽名为“峰”确终究离开“山”了,他自己也另立了?法推拿。一指禅之动作与俞跗“一拨见应”之拨相关——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
一指禅之外形与“拨”的方式类似,紧推慢移而如水银泻地,用力有“平浅深陷”之不同——可如手术刀般逐层分离皮肉筋脉骨之层次,针推外治依经脉而取效,不同的腧穴形象不同;人则以大拇指最为灵活且有力,如果腧穴是一把锁,一指禅推就是开锁的钥匙。
——峨眉天罡指穴法峨眉临济一宗,自北宋白云禅师开派以来,历八百余年……其中有一门专修工夫,称为“峨眉天罡指穴”又名“内功导引按跷法”。早年曾看过两个版本的《峨眉天罡指穴法》书籍——对许多手法的使用并不理解,后来遇到苏有余老师见过他用“量天尺劲”的手型作俯卧撑,第一次见到蛇形蛹动、通背和骨节齐鸣之类的功夫也是他演示的。之后五六年的时间里,我热衷学习各种“正骨”——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因为苏先生带给我更强大的视觉冲击是正骨,各种整颅骨整胸廓整骨盆整手弓整足弓……随之而来的是“结构还原”或者“辨构论治”的认症模式——当时以为矫正关节或者调正结构应该就无往不利了吧?并不是!做为针推专业的学生我始终觉得应该有不依赖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仅仅用推拿(手法治疗)调治全科类疾病的方法。为了寻找这种方法,我再一次开始读《天罡指穴法》这本书,毕竟这是目前较晚近的有据可考的“推拿治疗全科疾病”的方法之一——随着阅历见长,发现指穴法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施治部位而言至少有:1.“以手探穴”的腧穴部分——鸭嘴劲、鹤嘴劲、剑诀劲、离经指等等;2.以头面苗窍为主要施治部位的手法;3.脏腑按摩——覆雨翻云、太极摩云劲、雁落劲等等;4.正骨——托天截地、霸王举鼎、少阳祖气劲等等;这还不包括武技类的手法……指穴法的内容全面,可谓中医推拿手法的百科全书。在反复阅读揣摩鸭嘴劲这一章节时发现“大拇指的蛹动”也可以理解为“腕关节的摆动”——这种摆动类的手法不正是“一指禅推”法么?这时才突然发现——一指禅推法虽然是《推拿学》的第一个手法,但似乎使用的人并不多。一指禅推和天罡指穴法的共性在于:手法对身体施加的不是“直来直去”的力,而是“蛇形蛹动”的机械波。通过特殊的手型和手指的运动方式把劲力送入人体——以感觉而论,并不是单一的感觉刺激而是复合的。一指禅推法以大拇指为主,指穴法则是五指并用,在鼻腔、眼周的操作需要更小的力量更细密的手型——比如金钩劲……一指禅推和天罡指穴法这种手型只有心思缜密的中国人才能想出来吧!——宫庭正骨宫庭理筋及“宫庭儿推”前几医院上过几回电视养生堂,内容就是“宫庭正骨”。医院的骨科是夏锡五先生开创的,夏老是末代的“绰班”生于年正白旗,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被选入上驷院绰班处学艺。按官方的资料北京“宫庭正骨”有两支——一为夏锡五先生的松山堂正骨后入医院,一为刘寿医院骨科。我还接触过许多“细支末节”的宫庭正骨流派,仅刘寿山先生一支,后辈的手法特色也各不相同——有擅正骨者,有擅理筋者……近世所谓“宫庭正骨”多出于清代,因明季隆庆之变后;太医署再不设按摩科,按摩与祝由并入针灸科——清代宫庭医院了而属上驷院了。上驷院是掌管宫内所用之马的机构,正骨技术源于蒙古医生——这是我常自称“蒙古大夫”的出处;臧老曾言刘寿山先生有两个心愿之一就是要教一个蒙古族的学生。那明代之前的“宫庭按摩”去了哪里?上海中医推拿专门学院建院时从全国招生,其中有一个从湖南来的学生叫刘开运;这个学生到推拿学校来学习,结果在讲小儿推拿的时候发现老师讲的和自己学的不一样。他就直接跟老师提了出来,推拿学校的老师发现这个学生临床经验竟然非常丰富——于是就让他给同学讲小儿推拿,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后来刘开运又回到湖南继续服务于桑梓。这就是小儿推拿的“旋推派”开支散叶的经过,许多儿推流派都称创始人是“御医”,北京“捏积冯”也是,刘开运这派也是;河南尚有一种“捻穴”的手法,不专看儿科而用儿推之穴,也称出于“御医”——这毕竟不是清代的御医,推测起来,大概是明代的御医吧……我早年很不喜欢用“推拿按摩”的名字,常常说自己做的是中医正骨——彼时我也更热衷于给人“调脊椎、调胸廓、调颅骨、调骨盆、调手弓、调足弓”;后来发现这中“结构还原”的逻辑仅仅是前进路上比较初级的阶段。针灸有守形、调气、治神;手法治疗也有——“按摩”是最为古老的医疗技术,近年来认识了王大明老师,他提供给我许多按摩方面的资料,使我对“推拿”和“按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这个缅怀先祖的日子里,顶礼历代祖师——希望这个行业能够越来越好……屈指描太极觉得好就请转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tianchia.com/ltctz/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