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自以为是”的教育,毁掉孩子的一生文:高能能1文学院的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分享了一件最近亲身经历的事儿:邻居家孩子妈妈来请教她,怎么才能让孩子写好作文呢?一边说一边拿出孩子的一篇文章,指着其中的一个句子,说:“您看看,这么大个人了,居然连个成语都用错。就是这句,“这个10岁的女孩儿已经到了花枝乱颤的年纪”,明明该用“花枝招展”居然用成了“花枝乱颤”!?”孩子张嘴想争辩什么,但看了看气呼呼的老妈,撇开了头。老师快速浏览了一遍文章,问孩子,你是想用“花枝招展”,但写错了吗?孩子答:“不是的,我就想用花枝乱颤。”“哦,为什么呢?”因为,我写的这个女孩儿特别开朗,一天到晚笑个不停,我觉得她就是到了花枝乱颤的年纪。而且她也没有像我妈妈一样天天化妆,怎么能算花枝招展呢?老师听了,一下子被孩子给逗乐了,笑着对孩子说,嗯,你形容的非常好,的确不是花枝招展。你用“花枝乱颤”来形容年纪,这样的组合非常新奇,很奇特。但是呢,“花枝乱颤”这个词又有一点贬义,有时候是来形容品行不是很好的女孩儿的。你这样来形容自己的朋友是不是不太合适呢?不然我们再找个更好更生动的词好了……老师和孩子讨论了一下午的作文,孩子很快乐,感觉自己收获很大。孩子的妈妈也非常高兴,对老师表示感谢,临走的时候问老师,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老师想了想,说:“如果真得觉得自己教不了孩子,那就不要轻易干涉吧”2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中国这些当家长的真的充分展现了人类”好为人师”的属性特征。这件事,孟子他老人家三百多年前就告诫过我们,“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做人哪,的忌讳,就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可当人爹妈的全然不理会这些,毕竟一个小孩子的认知远远不及一个成年人,更何况这个什么都是不知道的“傻孩子”还是自己的娃儿,怎么可以放过这个“为人师”的好机会。于是便打着教育的旗号对孩子横加干涉,用自己“自以为是”的理念,毁了孩子一生。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朋友在一所很好的高校任教,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学生非常努力,一心想考数学系,但是高考成绩差几分,调剂到了心理学系。学生一度非常低落,丧失了学习的热情。朋友多次找到这个学生谈心,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个中学校长,也是名数学老师,为了没能进入的学府学习数学而遗憾。一直就给孩子灌输,一定要到的大学学习数学,才是人生的成功。经过老师的一番劝解,学生很快走出了低谷,在心理学专业中学出了一些滋味,成绩渐入佳境。毕业的时候还得到保研的资格,可以去香港的一所大学继续深造,并申请到了全额的奖学金,前途一片大好。他回家办理一些手续,回来时却跟我的朋友说,老师,我要放弃保研的机会,好好复习一年,争取考上数学系的研究生。老师一问才知,他回到家,兴高采烈地把自己保研的好消息告诉自己的爸爸。他的爸爸非但没有替他高兴反而嘲讽他,你不是一心想学数学吗,这么容易就放弃了,你还能干得了什么。尽管老师和同学们都奉劝他,不要因为父亲的一句话而放弃大好的前途,但是这个学生还是铁了心地要考数学系,贯彻父亲的教诲。世事难料,这个学生第一年没考数学系上,年复习的时候母亲得了重病,家庭负担太重的他只好放弃继续备考,仓促回到家乡找了个工作。而他本应该在香港拿着全额奖学金,用其他更好的方式来支持家庭的。只因为父亲“自以为是”的教育,葬送了唾手可得的大好前程。3不要轻易干涉孩子,这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却艰难地多。尽管我们可能不会像那个爸爸一样固执执拗,但大多时候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毁掉”孩子。我们常说,中国的孩子想象力差,在全球排倒数第一。不是我们的孩子差劲儿,而是我们孩子的想象力都被父母“自以为是”的教育毁掉了。打个简单的例子,问个问题,太阳是什么颜色的?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脱口而出,红色的!金色的!太阳真的是红色(金色)的吗?从严格的意义上来好像也并不是那么回事,但我们从小的认知告诉我们,太阳就是红色(金色)的!你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小朋友画了黑色的太阳、画了绿色的太阳、紫色的太阳都会被家长在“马上”纠正。孩子,你画错了,太阳是红色,是红红的太阳。于是,进了校园,所有的小朋友画得太阳都是红彤彤、金灿灿的,再也没有其他的颜色。等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再告诉他们的孩子,太阳是红色(金色)的,祖祖辈辈传下去……我们孩子的想象力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摇篮里,永世不得翻身。可是你知道,一个孩子的想象力,有多么美好吗?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画一个绿色的太阳吗?朋友小小的女儿为我解答了这个问题,她告诉妈妈,因为地上的草是绿色的,太阳就是小草的镜子,一照到小草,小草的绿色就反射到太阳上,太阳就变成绿色了……多么奇妙的解释啊,多么有趣的小脑瓜啊……孩子,我真为你自豪,为你绿色的太阳自豪,为你画得歪七扭八的小怪物自豪,为你的美好的想象自豪。4反观国外,他们是怎样做到不干涉孩子的自由发展呢?国外的一个爸爸将孩子奇形怪状的“抽象派”作品PS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只不过……有点走形。哈,这对孩子是多么大的鼓励和赞赏啊,我相信,这个孩子以后一定很有创造力。6岁的爱尔兰小女孩子因为冥星被科学家归类为“矮行星”写信给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说服NASA让冥星再次成为行星。NASA行星科学部门主任收到信件后,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孩子而付之一笑,而是很认真很认真地回复了信件,并鼓励小姑娘以后来NASA工作。这几日正值世界杯,身体年龄只有23岁的C罗惊艳了全世界。在铺天盖地深扒C罗的各种网文中,我零星地拼凑出一个事实——C罗有一对相对开明的父母,从没有觉得他踢球是“不务正业”,更没有因为家庭所迫而让他放弃梦想。不然,今天我们怎么可以看到这么精彩的一场场比赛呢?世界上只会多一个普普通通的花匠,少了一个C罗。如此说来,中国队是否能在本世纪再次踢进世界杯,就要看我们这届当父母的胸怀情操了(哈哈)。5教育,决定未来,当然要持证上岗。每一个老师都是经过重重考验才能登上这三尺讲台的,他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学生的成长时代的发展,才能担当教书育人的大任。但为人父母者,却无需考试。有人说,这大概是这个世界最令人遗憾的事。无需考核,并不表示人人合格。每个人都有资格当爸妈,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教育子女的本事。为人父母者,更需要学习。教育,就是让孩子用更开阔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用更深邃的思想来思考宇宙,用更宽容的心来接纳万事万物。千万不要用自己有限的认知,限制孩子无限的可能。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自以为是”毁掉孩子“不平凡”的一生。——END——(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高能能)————————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tianchia.com/ltctz/1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