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麒麟,这一肉质茎植物,常被人们称作麒麟掌,它源自南亚热带,是霸王鞭的变种。尽管其花朵稀少,既不似其他观叶绿植那般繁茂,也不属于乔木或灌木类盆景素材,但其叶片却层层叠叠,宛如鸡冠,形态别致,与苋科的千穗谷、鸡冠花颇为相似。若养护得当,其整体树形堪比精美盆景,甚至有时连玉树也为之逊色,是北方室内养植的绝佳选择。夏季高温,玉麒麟却能耐热抗晒,如绿巨人般屹立。在家中摆放一株玉麒麟,不仅寓意着祥瑞与好运,还能为生活增添一抹绿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玉麒麟属于大戟科植物,与泽漆(猫眼)、蓖麻、巴豆等花卉相似,其汁液乳白色且略带毒性。因此,家中有小孩的家庭需特别小心,确保设置适当的安全距离和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高温夏季,虽然玉麒麟能够耐热抗晒,但过度控水并不适宜。在养护时,我们需要注意其生长习性。玉麒麟的根系虽然发达,但以须根为主,较为柔弱。它既耐旱又耐高温,却不耐寒。在北方养殖时,冬季温度应保持在0-5度以上。此外,它还喜欢光照和通风,特别害怕闷热无风的天气。在施肥方面,它稍微喜肥水,但也能耐瘠薄。遵循这些习性进行养护,将有助于玉麒麟健康茁壮地成长。对于腐殖土的pH值,玉麒麟并没有特别的要求,通常使用中性种植土即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它非常怕涝,因此必须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2、适宜玉麒麟的腐殖土选择室内种植玉麒麟时,为其准备适宜生长的土壤至关重要。玉麒麟具备耐干旱的特性,类似于仙人掌类、多肉类、沙漠玫瑰以及酒瓶兰,因此在露天环境下,春秋季节甚至可以每隔20天不浇水也依旧生长良好。然而,它的根系却对水分较为敏感,因此选择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的腐殖土进行栽植显得尤为重要。推荐使用沙质菜园土、松针土和河沙,按照4:3:3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为玉麒麟打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由于玉麒麟的根系呈须状,因此在配制腐殖土时,应避免使用过多粗大的颗粒。同时,为了确保土壤既不积水又基质细腻,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河沙的粒径不宜过大;其次,不要过度使用保水性能高的腐殖土;最后,严禁使用半熟肥或生肥。若腐殖土未完全腐熟,切不可使用,如含有牛羊鸡兔粪便、豆饼或黄豆水等。因为生肥可能导致烂根,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在栽植植物前,为了确保良好的排水性,建议在花盆底部先铺上一层3-5cm厚的粗河沙、木炭、陶粒或碎砖。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因浇水过多而导致的潮气过大和烂根问题。完成上盆后,初期不宜立即浇水,而是应将植物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2-3天,之后再移至散光处进行日常养护。
3、玉麒麟的浇水要点玉麒麟是一种怕涝且极为耐旱的植物。在浇水时,我们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小浇”的原则,即沿着花盆边缘缓慢向内渗透,直至距离主干中心5-0cm处停止,让水分自然渗透。判断每次浇水的时机,可以通过观察盆土是否发白变干,或者盆土与花盆之间是否出现干缝隙,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是否为嗡嗡声。在生长季节,如春季室内养护时,每5-20天浇水一次;若室外养护,则每周浇水一次。夏季室内养护时,需根据通风情况每7-0天浇水一次;而室外养护时,则每5-6天浇水一次。在高温时段,应避开中午的烈日,选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浇水。而在秋末冬初之际,由于气候逐渐转冷,浇水频率应适当减少,以维持盆土微干的状冑,大约每20天左右浇水一次即可。此外,务必注意对玉麒麟进行合理的控水,以避免其枝茎徒长,影响其美观,甚至导致返祖退化,使叶片失去鸡冠状的特征。
4、玉麒麟偏爱充足的光照与通风()光照需求。玉麒麟与仙人掌类植物相似,同样热爱阳光。尽管它们能耐半阴,但为了确保生长季节的茁壮,必须提供足够的光照。若长期将玉麒麟置于无光照、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养护,会导致其萌发细长的肉质茎,严重影响美观。相反,充足的光照则有助于植株产生更多养分,使玉麒麟生长得更加健壮。在冬季,若温度维持在5-20度左右,玉麒麟将保持生长活力,不会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在霜降和寒露时节,我们需要特别留意给玉麒麟保温,并增加其光照时间。一旦入室,应将其盆栽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以确保植株能够健康生长。在炎炎夏日,高温与闷热往往让玉麒麟感到不适,因此保持良好的通风至关重要。玉麒麟偏爱自然风,若土壤过于潮湿,便容易受到真菌感染,进而导致根茎腐烂。因此,日常生活中需确保环境通风顺畅,避免盆土过于湿润。只要腐殖土不积水、透气性好,偶尔增加水量也不会造成大问题。若将玉麒麟在夏季露天养护,让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天然水、暴雨与阳光的洗礼,它定能生长得郁郁葱葱。综上所述,要想在室内成功养植玉麒麟,关键在于控制腐殖土的湿度、确保通风良好、增加光照时间以及保持适宜的越冬温度。遵循这些要点,一年内将小苗培育成大盆景将变得轻而易举。此外,在生长季节,只需施用3-4次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就能满足玉麒麟的生长需求。基质粒径较大,请参见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