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年5月19日北京工体(鸟巢)
个人演唱会还有
天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
市场上的水果种类繁多,如果要找一种既十分常见、价格也不算贵、出现时间还比较晚的水果,那么非火龙果莫属。火龙果属于仙人掌科植物,所以你看仙人掌的果实,其实和火龙果长得非常像。也和很多仙人掌科植物一样,火龙果是地地道道的美洲土著,具体来看,火龙果来自于中美洲,在野外,火龙果可以借助气根,也就是借助暴露在空气中的根部,沿着树干、岩石或墙壁攀爬到很高的地方,所以火龙果这一属就被称为量天尺属。
火龙果
仙人掌果实
当然了估计你是没有见过野生的火龙果,但即便如此,它的果实也足以让任何第一次见到它的人眼前一亮,这哥们长得确实是太奇特了,事实上,我们吃的这一部分,是火龙果果实中肉质化的胚胎座,也被称为植物胎盘,这一点和西瓜是类似的。胚胎座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生长提供营养,同时它还可以吸引动物,动物把肉吃了,把种子拉出去,从而实现种子的传播,这么大的果肉,动物吃得当然很爽,自然界就这样达成了双赢。
但是肉质如此肥大、鲜美的火龙果,走进人类视野并获得广泛种植的时间却非常晚,有一种说法是,在16世纪,荷兰人把火龙果带到了菲律宾和台湾,但是这种说法缺乏足够可靠的证据。目前最可信的说法是,在19世纪,法国人把火龙果带到了越南,并且培育出了果实品质不错的品种,之后,火龙果传入我国,种植区域逐渐扩展到了福建南部、广东南部、广西西南部、海南岛和台湾岛。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火龙果在我国都是小规模种植,除了以上这些地区之外,外地人那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直到上世纪90年代,火龙果种植才开始在台湾形成产业化经营,并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商品水果。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火龙果应该是在年左右,当时北方地区火龙果还十分少见,就这个长相,是人吃的么?只有北京这种少数的大城市,才能看到火龙果的身影。我国产业化种植火龙果比较晚,外国也一样,火龙果的英文名字dragonfruit,就是在年才出现的,而欧洲人大量消费火龙果,也和咱们差不多,也就是事件之后才开始逐渐普及,所以我们可以说,火龙果是一种既十分古老又十分年轻的水果品种。
火龙果树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此肥美的水果,为什么这么晚才会成为大众水果呢?这件事儿还真不能怨人类没有眼光,而是因为火龙果实在是太独特了。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火龙果都需要经过异花授粉才能产生果实,在中美洲,承担授粉任务的一般是蝙蝠和各种蛾子,这种授粉方式就决定了火龙果难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种植。更要命的是,火龙果的开花习性与昙花一现的昙花非常相似,也就是说,它的开花时间不仅短暂,而且一般都发生在晚上,到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火龙果的花也就萎了。所以即便人类很勤劳,可以对火龙果进行人工授粉,也得摸黑半夜劳作,这就太要命了,古代也没有什么照明条件,点灯费蜡去给火龙果人工授粉,这不闲的蛋疼么?
火龙果花
至于火龙果和昙花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的习性,至今还是未解之谜,一般来说,那些生活在高温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为了保存珍贵的水分,避免娇嫩的花朵被阳光暴晒,才会选择在夜晚开花。但不论是火龙果还是昙花,它们都不属于这种植物,没有明显的环境压力迫使它们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个问题还有待植物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不过幸运的是,在长期的选育过程中,人们还是找到了可以实现自花授粉的品种,火龙果的大规模种植,终于成为可能。而就在几年前,红肉火龙果还需要人工进行异花授粉,所以当时红肉火龙果要明显更贵一些,但是最近几年,借助杂交技术,人们也培育出了可以自花授粉的红肉火龙果,售价也越来越便宜,成为了家常水果。
红肉火龙果
以上两种火龙果,也就是红外白内和红外红内,就是最常见的火龙果,红外白内个头比较大,甜度比较低,吃起来清凉爽口。红外红内的火龙果,栽培数量相对较少,个头比较小,但甜度明显更高。除了这两种最常见的火龙果之外,还有一种非常贵的贵族火龙果,长相是黄外白内,不知道你见没见过,我是见过,但没吃过,水果店一般称其为“麒麟果”或是“燕窝果”,它的个头比较小,籽比较大,但是甜度非常高,据说吃起来的感觉是细腻、柔软、水非常多,轻轻一含汁水就会冒出来,堪称完美水果。唯一的缺陷就是太贵了,直到今天,一个至少也得七八十块钱,品相好一些的甚至要块钱,不是咱们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
燕窝果
关于火龙果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人吃完红肉的火龙果,尿尿都是鲜红色,让人一度以为是自己尿血了,赶紧去泌尿外科找李大夫诊断一下。其实这并不是血,而是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这种物质可以通过人体的吸收和代谢,进入到我们的尿液之中,于是在大量食用含有甜菜红素的甜菜、红肉火龙果或是枸杞之后,就会产生特殊的红尿现象,这个时候不用惊慌,过不了多久,随着人体的代谢,尿液就会恢复到正常颜色。现在甜菜红素也受到越来越多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tianchia.com/ltcfb/10224.html